关于莆田过年的历史
为什么福建莆田是农历正月初四过大年,有什么典故吗?
在明朝嘉靖年间,倭贼入侵了莆田,并趁着春节除夕之际攻入莆田县城,屠城杀害了3万余人。在城内的居民逃难后,初二回城时发现亲人无一幸免,城内的死伤惨重。由于古代交通不便,离开城市的居民在初二才能返回。这段历史给莆田人带来了深深的痛苦和恐惧感。
莆田春节的习俗由来?
莆田人会过两次年。在明代中后期,福建地区受到了倭寇的侵袭。当时正值大年三十,一些村民逃到了山上避难,才幸免于难。等到风平浪静之时,已经是大年初二了,这时当地的老百姓们才回到了家中。家里的情况令人痛心不已,因此他们又重新庆祝了一次新年。
你还记得你小时候在莆田是怎么过年的吗?
在莆田过年是非常热闹的,首先就是扫巡。自古至今,我国民间一直保留着春节前“扫尘”的习俗。每年腊月年关之前,家家户户都要进行一次年终大扫除,以迎接干净整洁的新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。莆田人则更注重“巡查”,在打扫干净房子之后,他们还会仔细检查一遍,确保一切都完美无缺。
莆田春节有什么习俗
1、放鞭炮:这是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,在吃完晚饭后,很多小朋友都会在门外放鞭炮。
2、贴春联:大年三十的早晨,一家人会早早起床,准备好窗帘和窗框,然后贴春联。春联上写着吉祥的话语,可以祈求一年平安、健康和幸福。
莆田春节怎么过?为什么这么过?
莆田人过春节的新习俗铭刻着他们惨痛的历史记忆。莆田的白头春联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。在嘉靖年间的那场大屠杀之后,为了纪念逝去的亲人和祈求来年的平安,莆田人开始将白头春联贴在门上,这也成为他们独特的过年习俗。
莆田过春节的习俗?
莆田过年的习俗大部分与其他地方相似,但也有一些比较特别的习俗。比如贴白额春联,这是莆田人过年的一大特色。另外,在大年初一早上,莆田人会吃一碗长寿面,寓意着长寿和幸福。而在初二则不能串门,这是因为初二是莆田人纪念历史悲剧的日子。
初二不访亲,初四过大年来历?
正月初四,当世界各地的中国人都在鞭炮声中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时,对于莆田人而言,大年节日才刚刚开始。虽然和其他地方一样,年三十在莆田也是除夕夜,但这只是莆田人们提前欢庆的一个过程。正月初四才是他们真正的过年时间。原因是在明代时期,莆田遭受到倭寇的侵袭。为了逃避倭寇,人们都跑去躲避,直到初四才出来补过年,这样才能避免遭受倭寇的伤害。
莆田今年为什么大年初四才过年?
其实在莆田也是有年三十过年的。大年初四过年是莆田特有的风俗。在明代时期,倭寇在大年三十侵犯莆田,人们都跑去躲避,初四出来后才补过年。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,成为了莆田人独特的过年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