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触后膜是什么
突触后膜(Postsynaptic membrane),也称为邻近间隙的次一级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膜,是神经系统中突触结构的一部分。在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膜时,会触发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中,这些化学物质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,引发后一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。突触后膜的特点包括:
它与突触前膜相对应,是次级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。
突触后膜通常比突触前膜厚,大约为20到50纳米。
在突触后膜上存在受体和化学门控的离子通道,这些通道对神经递质敏感,能够引起离子流动,从而影响后一神经元的电位变化。
突触后膜的厚度和结构(对称或不对称)可以影响神经冲动的传递效果,例如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有何不同?
突触后膜的厚度对神经传递有何影响?
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有哪些类型?